大清早06:00鬧鐘就響了!

還是恍惚到快07:00才離開家,去搭捷運。

怎麼這麼早?因為,今天要當「一日志工」

 

07:15搭上南勢角捷運,

07:40在奇岩站轉新店線,

07:55抵達紅樹林站。

08:00搭上公車:紅23

昨天查地圖,說是在「果嶺大道」下車,

開了半個小時,剛好08:30抵達。

不過,下車看了地址門牌,

今天的目的地:淡水愛德養護中心,在沙崙路300號;

還得往回走一段路,

剛下車,就接到國壽夥伴(今天志工由銀行及國壽各一名配組)的來電,

「到了到了,有這麼急嗎?啃」心裏滴咕著,腳步也加快了。

挖哩勒,在門口剛好有一站,

馬的,就剛下車的前一站「天生社區」,

電子地圖會騙人。

 

大伙已經聚集在門口唱名,

我也就偷偷摸摸的混入人群中

領了志工背心,領隊順便交代今天的行程,

09:00在裏面會議室,由愛德的志工解說。

09:30分派組別。(一組帶領受訪者散步,一組負責內部打掃)

11:00做訪視動作,並完成公司交付的表格填寫。

11:30心得分享。

12:00散人。

 

進了會議室,台上的愛德志工說明了今天的工作內容,

也介紹了他們的環境,以及這邊的病友。

在這的人,大多數是低收入戶,因意外導致行動不便。

每個人的背後,都有一段故事。

因為政府的補助有限,希望社會各界能慷慨解囊。

 

接著,我是被分配協助打掃環境的工作,

跟著志工,到六樓,病友的起居環境,

領了抹布,提著水桶,擦擦紗窗,擦擦床沿,擦擦玻璃。

其實,環境原本就很乾淨,打掃起來很輕鬆,

不過,也藉著打掃的過程,看看他們的居住環境,以及作息。

住的,頂舒適的,一房兩床,採光佳,空間大,

還有公共環境,例如書報間,談話室,交誼廳,空間超大。

因為剛好這時間,是部分病友的吃飯時間,所以僅就手邊工作完成,

其餘的,只用眼睛看,並未與病友交談。

 

結束了打掃工作,愛德的志工人員帶著我跟我的國壽夥伴,

來到四樓,先做訪談。

走進一間活動室,眼前有3位病友正在跟老師學習用吸管做工藝。

另一旁,有2位病友也再學習著另一種工藝。

志工說:這幾位都能夠清楚表達意識,所以先安排我們訪談,

一邊剛我們解說著,一邊也向病友介紹著我們的來意,

說:「他們是國泰的志工,有一些問題,想請教你們,希望你們能協助,

問題當中,可能會問到一些比較私人的部份,如果方便的話就說,

不想說也不要緊。」

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,坐在病友旁,看著他將吸管一一裁剪,

凹折出熊貓身體的各個部份,然後逐步的拼湊。

我的問題,始終在我的嘴邊徘迴,不知道該如何啟齒。

看著公司給的表格,要填受訪者的年紀、家庭成員及背景、婚姻,

啃,哪一項不屬於私人問題,要怎麼問啦?

志工看著我望著病友發呆,半天說不上話,

就把我拉到另一旁,就是另外兩個病友的那邊,

說,我來幫你吧!

剛剛那三個病友,都坐在輪椅上,都是男生。

這邊的兩個病友,是女生,行動無礙。

手裡折著四色牌,利用四色牌的顏色,做出一個石磨。

(就是早期磨豆漿的那種東西啦)

志工一樣先跟其中一位說明我的來意,

並且陪著我一一向她提出問題,

那病友回答時,說話無法向一般人流暢,

不過,能清楚表達自己的語意。

她叫:張○美,49歲,住在這一年多,因為車禍,

現在復原了,但是腦袋裡常有吱吱叫的聲音。

已婚,有三個小孩,先生跟小孩平常都忙於工作,

偶爾假日會過來接她回家住幾天,

住在這雖然無聊,但是因為家人有交代她,不可以亂跑,

所以他很聽話,在這學做工藝。

 

其實,早上在樓下聽愛德志工解說的時候,

原本也想說,其實淡水蠻近的,

以後有空,其實也可以來這晃晃,

不要說做志工,就單純的來陪他們聊聊天,其實也不錯。

不過,剛好我訪談的這個個案,

頓時讓我這種感覺完全消失。

不是在這的人都是需要急難救助的嗎?

不是在這的人都是家境清寒的嗎?

不是在這的人都是需要多數人關心的嗎?

可是,怎麼在她身上,我完全看不出這些問題?

家裏有四個人在工作,會清寒嗎?

家人也沒有放棄她,僅僅因為工作忙碌比較無法照顧她,

假日仍然會接她回家,這需要志工嗎?

或許這是個案,

或許她背後還有別的故事,

只是就我在短短的訪談中,已經沒了一早的那股熱誠。

 

11:30回到一樓會議室,志工在台上說著他們需要的援助,

說實在的,我已經沒心在聽了。

連最後的義賣品購買,我也意興闌珊。

 

我不是沒愛心,只是在我眼前的,並不是我想像中這麼需要

別人幫助的。我說過,或許她只是個案,

但是,如果收容是有審查的,不是應該讓比她更需要幫助的人,

來接受照顧的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enk5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